出土于广州下司仓洞的铁佛 : 梁 希 姃

国立中央博物馆佛教雕刻室最里面的展室内,展出着韩国现存最大的铁佛。这尊佛像高2.81米,重达6.2吨,出土于京畿道河南市下司仓洞的寺庙遗址。出土时,腰部以下都埋入地下,1911年被搬运至李王家博物馆。这尊佛像制作于高丽初期的10世纪,佛身着袒肩式法衣,下摆在双膝前呈扇形分布。右手置于腿上,仿佛指向地面,这种手势与石窟庵的本尊佛如出一辙。

 铁佛坐像,京畿道广州下司仓洞,高丽10世纪,铁制,高281.0厘米,第332号宝物 铁佛坐像,京畿道广州下司仓洞,高丽10世纪,铁制,高281.0厘米,第332号宝物
雄伟庄严,极具空间压迫感

佛像高2.81米,台座高1米,佛像结跏趺坐于台座上,令观众产生高度近4米的视觉感受。端正的双肩,在宽度超过2米的双膝间挺立的身躯以及乌黑的“铁”令站在佛像前的人产生强烈的压迫感。与陈列在其旁边的统一新罗时代白色石佛浑圆的外形不同,这尊铁佛的脸上没有露出慈悲的微笑。国立中央博物馆内虽收藏着众多佛像,但是没有一个能像这尊佛像那样让人仿佛面对着最神圣的存在,顿生崇敬之意。

在原先的供奉地,铁佛呈现出向下俯瞰的感觉,与现在截然不同。佛像可能下承以花岗岩制成的莲座,相较于现在的台座,莲座更高一些。最初,佛像并非如现在这样是深褐色的,而应散发出金黄色的光芒。膝部留有上漆的痕迹,据推测这应是在给佛像镀金箔前,对表面进行的收尾处理。佛教认为,如来全身散发金光,并坚信这是如来神圣的身体特征之一。因此,以何种材料制作佛像,以及是上色还是包金都要遵循原则。这一传统在高丽时代初期就已存在,这一点从出土自抱川二东面,现收藏于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铁佛身上残留的镀金痕迹中可以发现。无论是现在的造型,还是供奉于佛堂中的金佛造型,都极具雄伟威严之感,带给人极强的空间压迫感。

1. 国立中央博物馆佛教雕刻室全貌 2. 铁佛坐像,京畿道抱川二东面,高丽前期,铁制,高132.0 厘米

1 国立中央博物馆佛教雕刻室全貌
2 铁佛坐像,京畿道抱川二东面,高丽前期,铁制,高132.0 厘米
这尊佛像的供奉地在高丽初期曾是势力强盛的豪族根据地

这尊佛像出土于京畿道河南市下司仓洞的一处废弃空间,从高丽时代的行政区域来看,这里属于广州境内。据1917年朝鲜总督府发行的朝鲜古迹报告书(《大正六年度古迹调查报告》,1920年朝鲜总督府发行)记载,面朝南方的铁佛共有东西两尊,其中,较大一尊被运往李王家博物馆,剩下一尊的去向没有被提及。

此后,朝鲜在与这片废弃空间相邻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大型寺庙,名为“天王寺”。在周边约1km处,还发现了一座名为桐寺的寺庙遗址,在那里出土了直径为5.1米的八角台座、校山洞磨崖药师佛坐像等佛教遗迹相关文物。综合考虑寺庙的规模、铁佛的大小和同时出土的文物等级,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势力作为后盾,才能有此种规模。

学界普遍认为,高丽初期,掌控这片区域的豪族为太祖第16位妃嫔诞下的皇子—广州院君的外祖父王规。王规将次女嫁给太祖为妃,他以广州地区为依托培养势力。惠宗在位时的945年,王规与其他争夺王位继承权的势力展开斗争,战败后势力逐渐没落。由此可以推断,这尊佛像的制作年代为王规势力鼎盛的10世纪前期。

在当时铁是最好的选择

在韩国历史上,以铁为原料制作佛像大都出现在统一新罗末期至高丽前期,时间十分短暂。如今仅发现50余尊铁佛。以金铜、花岗岩、木头等其他材料制作的佛像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但是铁制佛像主要集中分布在京畿道的广州、开城和铁原,江原道的原州、忠南的瑞山和青阳、忠北的忠州、全北的南原等朝鲜半岛中部地区。也就是说,在新罗都城—庆州附近没有发现铁佛,而是主要集中于新罗的边境地区。

铁具有表面粗糙,熔点高于铜,温度下降后立刻凝固的性质。制作佛像时,表情、手势、衣褶等细节之处要求具有极强的功底,因此铁对于制作佛像而言并非绝佳的材料。不过,统一新罗末期至高丽前期,工匠们之所以选择用铁制作佛像,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社会对于佛事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样友善。新罗下代806年,哀庄王担心拥有经济实力和僧兵的寺庙会与贵族势力联手,因而下令禁创佛寺。834年,兴德王下诏,规定了按身份等级可以使用的材料等,显示出想要遏制当时不断蔓延的奢侈之风的强烈意志。在此种氛围中,人们举办佛事时,应尽可能的选择不会招致祸患的材料。840年,主导着西海海上贸易,对新罗国内的铜供应起到至关重要影响的张保皋去世,并且唐武宗还推行会昌灭佛政策,导致唐朝与新罗间的贸易受阻,从而使整个新罗陷入铜严重短缺的局面。这与太祖王建建立高丽后,举全国之力修建众多寺庙,致使铜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极为相似。在此种情况下,尽管用铁制作佛像存在一些缺陷,但是依然可以成为替代铜的材料。

即使以铁来制作佛像,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铸造过程与制作金铜佛时基本相同,但是铸造结束后,由于铁的融点比铜高,硬度更强,一旦凝固后,不能像铜那样对表面缺陷随意进行调整,可修改的范围极小。因此,需将几个铸型板结合在一起进行铸造,大部分铁佛上都清晰地留有用铁水粘合板与板之间的接口时产生的分割线痕迹。这尊铁佛在胸、腰、膝盖和衣袖等处都可看到分割线的痕迹。

为什么需要巨大的铁佛?

本文中提到的铁佛,在大小方面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从韩国佛教雕刻史上来看,只有这一时期大型铁佛的数量格外多。寺庙中为何需要如此巨大的佛像呢?

从9世纪末期修建庆北闻庆凤岩寺的原因中,至少可以发现需要大佛的一个原因。凤岩寺所在地四面环山,农民们因饥荒和国家的剥削被逼落草为寇,暴乱频发。对此,智证大师道宪(824年-882年)曾忧心“不建寺,就会成为匪窝”,故而表示“建一座瓦房,四周飞檐翘角,以缓和地势,再铸造2尊铁佛像,守卫寺庙”。从凤岩寺的例子中可以看出,王朝在社会陷入动荡时,通过修建寺庙和铸造佛像,达到安抚民心,教化民众的目的,因此需要雄伟威严的佛像,而具有空间压迫性的大小是最有效的元素。铁佛主要分布于忠州等寺庙所在的山地周围,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当时通过漕运路紧密联系起来的区域内,可轻松获得“铁”这种原料。

最近搬迁的故事

国立中央博物馆从景福宫迁往龙山,由于铁佛过重,无法轻松搬运,2004年,历经波折才最终完成搬运工作。10万余件文物中,这尊铁佛是搬运难度最大的一件。用韩纸和布等将其仔细包装好后,放置在地下的收藏库中。由于这尊佛像不能像其他文物那样,通过台阶或电梯搬运,只能将博物馆东侧墙体地下的土挖开,把长宽为3米的墙体整个拆除,再用吊车把佛像吊上来。之后,将佛像装入防震卡车内,小心谨慎地运往龙山。用现代化的设备搬运尚且如此困难,古人们在千年前又是如何铸造和供奉这座佛像的呢?从中不难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虔诚。

 2004年为迁往龙山,将铁佛包装搬运的场景

2004年为迁往龙山,将铁佛包装搬运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