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直修肖像,李命基·金弘道 : 李 秀 美

一位儒士恭敬地站立着。炯炯有神的目光和正气凛然的表情让人印象深刻。他头戴朝鲜时代的儒士们平时喜欢在家中佩戴的东坡冠。每次在脑海中描绘朝鲜儒士形象的时候,都会不由得想起这幅肖像画。

喜爱文学与艺术的儒士,徐直修

《徐直修肖像》,李命基、金弘道,朝鲜1796年,绢本淡彩,148.8×72.4厘米,第1487号宝物 <br />  由当代最著名的宫廷画师李命基和金弘道共同创作。

《徐直修肖像》,李命基、金弘道,朝鲜1796年,绢本淡彩,148.8×72.4厘米,第1487号宝物
由当代最著名的宫廷画师李命基和金弘道共同创作。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位当属眼睛。眼部轮廓以古铜色线条勾勒而成,给人以深邃之感。瞳孔周围添加了橙色,令眼神更加生动鲜活。他穿着一件厚重的乳白色长袍。袖口十分宽大,袖身极长,将双手完全遮挡住。身份高贵的达官贵族,非常喜欢穿着这样的长袍,身份越高贵,袖口越宽大。没有领边的宽大衣领、胸前端正系着的飘带,完美烘托出一种柔和形体美的衣服的轮廓线、褶皱以及直达脚踝的长度都与儒士儒雅稳重的风度相互衬托,彼此辉映。长袍下摆处露出白色的布袜,可看出儒士站在精美的凉席上。原本容易被人忽略的脚部,因洁白的颜色变得十分醒目。在朝鲜的肖像画中,像这样脱掉鞋的画像十分罕见。人物散发的气势成为这幅画的主基调,黑色的东坡冠和飘带交相呼应,白色布袜则打破了单调、刻板之感。凉席上的横线加强了画面的这种基调,形成一种沉静的氛围。

这幅肖像画的主人公徐直修(徐直修,1735-1811)是何许人也?徐直修字敬之,1765年(英祖41年)考上进士后,出任陵参奉,开始走上仕途,曾担任过通政大夫敦宁府都正。这幅肖像画创作于1796年,徐直修时年62岁,由当时首屈一指的两位宫廷画师共同创作。脸部是李命基所画,身体则是金弘道所画。这两位画家都曾参与创作正祖的御真,由此不难看出这幅肖像画的水准之高。

右上方附有徐直修本人看到这幅肖像画后的题字。题字中有涂抹修改的痕迹,由此可知这幅画像是一幅非正式的肖像画。从中能够了解当时他对肖像画的想法,题词内容下:

“李命基画面,金弘道画体。两人名于画者,而不能画一片灵台。惜乎,何不修道于林下,浪费心力于名山杂记。概论其平生,不俗也贵。”

眼部轮廓以古铜色线条勾勒而成,给人以深邃之感。瞳孔周围添加了橙色,令眼神更加生动鲜活。

踩在凉席上的白袜让人印象深刻。在朝鲜的肖像画中,像这样脱掉鞋的画像十分罕见。

1 眼部轮廓以古铜色线条勾勒而成,给人以深邃之感。瞳孔周围添加了橙色,令眼神更加生动鲜活。 2 踩在凉席上的白袜让人印象深刻。在朝鲜的肖像画中,像这样脱掉鞋的画像十分罕见。

肖像画是否能体现出内在精神?

肖像画是可推测出古人相貌的照片,也是能间接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方式的镜子。如果说王的肖像画—御真有着代表国家的象征意义,那么绘制有功于国家的人物的肖像画—“功臣像”以及高官元老们的肖像画—“耆老像”则是为了给其家族或百姓们树立典范。这些肖像画中的人大都头戴乌纱帽,身穿官服,端坐于椅子上,神情肃穆。官方肖像画均出自当代最优秀的画家之手,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对国家尽忠之人的一种奖励,是统治国家所需的政治手段。

 尹汲肖像(第1496号宝物),是头戴纱帽,身穿官服的官服肖像画。

尹汲肖像(第1496号宝物),是头戴纱帽,身穿官服的官服肖像画。

与这种官服肖像画不同,徐直修肖像画可被归类为野服肖像画。野服肖像画也被称作燕居服肖像画,画中人物主要穿着常服,通常头戴幅巾、东坡冠或程子冠,身穿深衣或长袍。野服一词原指没有走上仕途的儒士们的服装,这类野服肖像画非常适合展现性理学者们的朴素美感和淡雅的形象,因而主要受到崇尚性理学的山林学者们的喜爱。随着儒家价值观在朝鲜社会根深蒂固,这种打扮愈发盛行起来。朝鲜后期,就连担任官职的官员们也十分推崇野服肖像画,并成为野服肖像的主人公。

徐直修对自己的肖像画进行了自我评价,并对画像未能描绘出自己的内心而感到惆怅。换句话来说,他的这番自我评价体现了肖像画还能描绘出人物内心的功能。到了朝鲜后期,朝鲜的儒士们已不再仅限于谈论肖像画中的人物画得是否逼真,而是希望通过肖像画体现出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和追求。但是,在朝鲜儒士中,认为肖像画只能描绘人物的外在形象,无法体现出内在精神世界,对肖像画抱有强烈的疑虑,断然拒绝绘制肖像画的人依然有很多。例如,与宋时烈并驾齐驱的尹拯就反对绘制自己的肖像画, 迫使他的学生们给画师穿上长袍,扮作儒士,偷偷潜入,为其作画。

文人南有容认为对君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心性,样貌是否被人所熟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因此他拒绝了肖像画师朴先行为其创作肖像画的提议。朝鲜儒士们认为“即使只有一根毛发不同,也是不同的两个人”,因此为了让肖像画更加真实可靠,应将肖像画的写实性放在首位。如果要在写实性的基础上,让“肖像能够蕴含精神”,使肖像画自身的价值得到肯定,最重要的就是绘画技巧的发展和画工的成熟,只有这样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肖像画中隐藏的秘密

 在X光线照射下的画像。背面采用了以毛笔绘制的背彩法,令画作更具深邃的意境。

在X光线照射下的画像。背面采用了以毛笔绘制的背彩法,令画作更具深邃的意境。

从徐直修肖像画中能够发现肖像画惊人的写实能力。头上佩戴的东坡冠用阴影手法进行了处理,令人物更具立体感。脸部用无数简短、柔和的笔画反复勾勒,表现出凹凸部分和光芒。每笔都自然融入整体氛围中,令徐直修的脸部更加生动传神。就连脸颊上的痣、老年斑和皱纹等细节特点也刻画得入木三分。徐直修的脸部由当代首屈一指的肖像画师李命基所画,展现了1796年朝鲜肖像画的水准。那么出自金弘道之手的服饰又怎么样呢?国立中央博物馆对徐直修肖像画进行了研究调查,并以X光线进行了照射。X光线与可见光相比,波长更短,因此以X光线照射,可以发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信息。

如同照片中显示的那样,身体部位能看到许多粗粗的笔画,长袍前面却看不到,这些笔画是什么呢?在照片中看到的长袍上的笔画不是前面的样子,而是显示了画像背面的状态。因以X光线拍摄而成,所以就连背面的笔画都显现出来。这种在画像背面上色的方法叫“背彩法”,通过在绸缎线条的缝隙间映照出颜色,可产生一种若隐若现的效果。利用背彩法,在画像背面为脸部和服饰涂上基本颜色,在前面则主要以浅淡明亮的颜色描绘细节,令人物形象更显端庄。正如照片中显示的那样,因为用白色在长袍的背面上了一遍色,所以从画像前面看去,与没有背彩的背景不同,人物部分通过采用背彩,令整体色彩更显深邃美丽。

每当看到徐直修肖像画时,心情都会变得平静下来。通过二维的画像呈现出人类这种复杂的生物,这样一种艺术灵魂没有把肖像画只看作是一幅画,而是坚信其能体现出人物的精神,从中可感受到古人对肖像画的虔诚敬意。正是这种精神和信任,才能让朝鲜时代的肖像画具有如此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