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土大王铭青铜器皿 : 崔 章 烈

1946年5月,国立博物馆启动了首次经由本国人之手开展的发掘调查。发掘对象就是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内的新罗古墓之一路西洞140号墓。首次发掘对象的遴选标准为遭受了严重破坏,濒临消失,应立即进行调查的古墓,根据这一标准选择了140号墓。140号墓位于路西洞古坟群,在庆州市内古坟群的最西侧。上世纪30年代,庆州市内众多古坟中,留有坟冢的古坟被按照顺序编上了序号,当时地面上确认的古坟共有155座。

  庆州积石木椁墓全景。这里是1946年首次由本国人发掘调查的古墓,堪称韩国考古学界的一座里程碑。

庆州积石木椁墓全景。
这里是1946年首次由本国人发掘调查的古墓,堪称韩国考古学界的一座里程碑。
新罗古坟中发现的与广开土大王有关的文物

在为140号墓编序号时,坟冢已濒临消失,只留下距地面约2米高的土堆,其上建有两栋民宅。因此,当时人们认为这里仅有一座古墓。1946年对古墓进行发掘后,发现是南北两座坟冢连在了一起。因在南侧墓中出土了一件与高句丽广开土大王有关的青铜器皿,故而被命名为“壶杅冢”。北侧墓中则出土了一件银铃,因此得名“银铃冢”。

据推测,壶杅冢的坟冢直径约为16米,高约4米。值得庆幸的是,包括木椁在内的墓室主体没有遭到任何破坏。木棺由摆放尸体的棺和放置陪葬品的厢组成,中间以木板隔开。装饰品大都佩戴在尸体上,木棺内发现了环头大刀和青铜壶杅等,陪葬椁内则发现了其他金属器皿和陶器。
新罗典型的积石木椁墓中出土的金属器皿通常被放置于尸体头部方向的陪葬厢内,但是青铜壶杅却被端正地摆放在木棺内尸体头部的右侧,盖子也完好地盖着。

壶杅由半球形壶身和扁圆形壶盖组成。壶身高10.3厘米,口径22.9厘米,底径15厘米,壶身最大直径23.8厘米,壶盖高9.1厘米,口径 22.8厘米,壶把高3厘米,在至今发现的盒形青铜器皿中是较大的一个。

青铜器皿底部铸有圈足和阳刻铭文,这些均是事先在制作器皿的模具内雕好后,随着器皿一起铸造而成。青铜器皿上铸有铭文十六字,四行四字,文曰:“乙卯年国罡上广开土地好太王壶杅十”,上部中央还刻有“#”字符号。铭文字体与广开土大王陵碑上的碑文极其相似。碑文及壶杅铭文均使用了“乙、年、 国、罡、开”等简单的文字。

根据铭文内容来划分,“乙卯年/国罡上广开土地好太王/壶杅/ 十”分别由“时间/王名/壶名/数字”组成。首先,“国罡上广开土地好太王”是广开土大王(391年-412年在位)的谥号。虽然存在稍许差异,但是还发现了记载着广开土大王谥号的金石文字。集安的广开土大王陵碑上书“国罡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集安牟头娄冢的所有墨书中均记载着“国罡上大开土地好太圣王”。

“国罡上”取自王陵所在地的地名。在当时,这是订立高句丽王号的基本方式。“广开土地”是强调了开拓广阔领土这一伟绩的名称,“好太王”可说是对积累下丰功伟绩的王最高的尊称。“国罡上广开土地好太王”这一称呼可看作是广开土大王死后上的谥号。因此,壶杅底部的铭文可译为“(纪念或追思)国罡上广开土地好太王的壶杅”。

由此可知,“乙卯年”应晚于广开土大王去世的412年。虽然一些人通过青铜壶杅上编年的方式,提出乙卯年应为475年的说法,但是目前普遍认为是415年(高句丽长寿王3年)。

 雕刻在壶杅冢中出土的青铜壶杅和壶底的铭文。铭文可译为“(纪念或追思)国罡上广开土地好太王的壶杅”。

广开土大王铭青铜器皿,高句丽 415年,高19.4厘米,第1878号宝物
雕刻在壶杅冢中出土的青铜壶杅和壶底的铭文。铭文可译为“(纪念或追思)国罡上广开土地好太王的壶杅”。
根据出土文物了解高句丽与新罗的关系

通过该壶杅可知,高句丽将与之形态相同的器皿称为“壶杅”。关于最末端的“十”字,存在着多种说法。其一,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用来填补空白之处;其二,是什器中“什”字的简写;其三,象征着佛教思想中的“圆满”,代表“永无止境”;其四,是终止符;其五,是吉祥句;其六,代表着十个或第十,这意味着同样的器皿至少制作了10个;其七,制作壶杅时使用的青铜的重量等。但是不管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切的依据,只是一种猜测。

关于上部中央的“#”字,也有着诸多不同的意见。其一,认为是“井”字;其二,认为是巫术的一种符号;其三,认为是与制作者有关的标记;其四,认为是辟邪或或除魔的记号等。不过,如果将之看作是“井”字,会存在一个问题,那是与其他字相比,其中心向右倾斜了约45度。这种标记多见于百济、新罗或伽倻的陶器上,备受瞩目。

那么,在高句丽制作的器皿为何会被埋葬在新罗的墓中呢?据推测,壶杅制作于415年,当时是新罗18代王—实圣王14年。实圣王曾在奈勿王37年(392年)被送往高句丽做质子,之后于奈勿王46年(401年)返回新罗,并于第二年继承王位。实圣王11年(412年),奈勿王之子卜好被遣往高句丽做质子,在讷祗王2年(418年)返回新罗。高句丽与新罗间的关系充分证明了为纪念高句丽广开土大王,极有可能将器皿传到了新罗。

不过,壶杅冢中出土的其他文物的制作时间应为新罗积石木椁墓消失前的6世纪前期,由此可推测出壶杅冢建于6世纪前期。因而,该青铜壶杅应是5世纪初期,在高句丽制作完成,不久就被送至新罗的首都庆州。经过100余年后,作为陪葬品被埋入墓中。在广开土大王葬礼后1年,即415年,于王陵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为表纪念还制作了壶杅。也许壶杅正是经由当时参加过祭祀的新罗人传到了庆州。

壶杅冢是首次经由本国人之手开展的发掘调查,不仅是韩国考古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为国立博物馆和韩国考古学取得今天的成就奠定了重要基础。虽然出土的文物在数量方面无法与新罗其他积石木椁墓相媲美,但是这座墓中却出土了青铜壶杅、青铜异形铜器、木心漆面(箭筒)和象嵌着鱼与龙的环头大刀等在其他新罗墓中未曾发现过的独特文物,因此从开始发掘至今都备受瞩目。